北魏神龜年間,陳仲儒用文字記寫有《琴用指法》一書。從文獻記載來看,當時古琴已有了固定的形制、音位、琴調(diào)、指法,一首琴曲借用文字將其演奏指法、音位、琴調(diào)貫穿起來,從而形成一種譜式。南北朝時丘明(494—590)傳譜的琴曲《碣石調(diào)幽蘭》,便是這樣一種用文字記寫的琴譜。原譜為唐初抄本,存日本京都西賀茂神光院,后楊守敬(1839—1914)將其影摹,于1884年收入黎庶昌所輯的《古逸叢書》中出版。該樂譜是通過文字對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敘述,間接反映出樂曲的音高與時值的譜式,故名文字譜。樂譜沒有具體音高標記,只有按演奏技法的記載去彈奏后才出現(xiàn)該音,是迄今發(fā)現(xiàn)早的琴譜。很多愛古琴者都經(jīng)歷過日日練習,手指勾、...
天音古琴冬季保養(yǎng)小貼士:1.切勿倒水進琴內(nèi)古琴大家都知道杉木面梓木底而漆則是包裹著它們。您倒水進去看上去就像人喝水一樣但是其實一點作用沒有,該裂還是會裂,反而對木頭會更糟糕。木頭本身的特性就會吸水,吸水當然會膨脹。這樣再老的木頭都會變形。琴一變形神也修不了。所以倒水輕則影響音色重則使自己心愛的琴完全離開自己。2.巧妙的使用“小抹布”這里“小抹布”指吸水的布。海綿什么的就算了,這東西吸的猛但水分難蒸發(fā)。毛巾即可。二個地方用它:***琴桌上,“龍池”“鳳沼”各方一塊,然后再放一塊在冠角下面。第二,古琴包入琴囊,放入琴箱。在頭,中,尾放入三塊濕抹布即可。但是千萬記得勤換哦。別放一塊就不管了?!傲襞c子...
古琴在操縵之初開指之時,習彈者應掌握好較為正確的彈奏方法,懂得運指的基本原理,通過練習、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規(guī)則。明琴家徐青山(上瀛)就提出了“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而和全矣。用現(xiàn)在的話解釋,“和”就是音樂的內(nèi)容,至高的意境。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先訓練好“弦與指”“指與音”的關系。實際上這兩句說的是較初開指基本功的訓練與循序漸進的程序。以“勾、剔、抹、挑”為例,既有前章右手指法基本“五要領”的要求,又有外觀姿勢正確與否的要求。習彈有呵在敦師的指導下使之方法正確運力自如。不少琴師在教學中將《仙翁操》《秋風詞》《湘妃怨》等小曲列開指樂曲,也就是因為這些樂曲本身具有練習曲的性質(zhì)和功效。使學習者通...
初學古琴時,你有沒有在練完琴曲后,總覺得彈的不盡人意呢?古琴技法一般都比較好解決,總結一個字“練”,花一定時間,達到一定練習數(shù)量,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但想要“聽懂”琴曲,就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閱讀了。閱讀內(nèi)容可以有以下幾種,列于下表,供大家參考。1、讀題解一般曲子都有題解,交待曲子的背景故事,便于我們理解。2、結合琴歌有些琴曲是有琴歌的,它有歌詞,比如《陽關三疊》、《關山月》等等;3、找相關文章有針對某琴曲寫的文章,一般有從歷史、演變、版本、風格、演奏方法等等多方面介紹了該琴曲;4、讀琴史古琴彈奏多為古譜,為古人創(chuàng)作。了解當時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者性格和所處環(huán)境等方面,可以了解到琴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
焦尾式,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chuàng)制。司馬相如的“綠綺”、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蔡邕的“焦尾”并稱為“四大名琴”。焦尾式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段逯S琴譜》記載:“漢蔡邕聞火烈聲,乃爨桐也。知其良材,遂裁為琴。”另有史籍記載:“蔡邕在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其火烈聲,知其良材,因請裁為琴。果有美音,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辈簧偈芳€記載了焦尾琴的具體形制。如:李勉《琴記》則記載:“蔡邕琴長三尺七寸七分,或曰八分,用漢尺。此蓋宣聲三尺六寸八分或二分。自岳至首,及龍唇之數(shù)也?!薄端逯尽酚涊d:“漢官尺實比晉前尺一尺三分七毫?!背鯇W古琴的琴友如果沒有足夠牢固的音準、節(jié)奏、...
通過這些正確的基本功訓練,為日后的提高與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琴生入門開指就要學某一首大、中型樂曲曲,甚至方法不正確的情況下仍“日以繼夜,永往直前”的堅持練習。其求學心情可以理解,但絕非上策。如果連古人說的基本“法度”都錯亂了,就很難上得正道。因此,非但沒有必要去學高難度、高有名度的經(jīng)典樂曲,而且在練習“練習曲”時也不可操之過急、急功求“進”。因為只有有了正確的牢固的基本功,才會有提高與發(fā)展的基礎保證。可見,初始的“開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課。作為弦樂器的古琴,曲目旋律性柔緩,減字譜琴譜更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和吟誦方式,自由而隱晦。鎮(zhèn)江收藏級古琴怎么用古琴從古至今古琴一直占據(jù)著崇高地位,被視作華...
天音琴坊所斫此款正吟式古琴參考李清照遺琴“正吟琴”,其形唯美玲瓏,其音靈動婉轉,頗具高雅韻味。正吟式是普通老杉木斫制而成的,伏羲式古琴現(xiàn)在**是**,音色寬宏,不雷同有靈氣,保留了唐琴大而**的音質(zhì)特色,聲音具有厚重感。天音琴坊所制伏羲式古琴造型圓渾古樸,項腰各有半月形彎入。伏羲式選用的是精品老杉木伏羲式古琴音色寬宏,具有厚重感。天音琴坊此琴琴音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仲尼式古琴是**為常見的款式之一,屬于圣人造琴的一種,款式十分簡潔,只在琴體的頭部和腰部有兩個凹進去的線條,通體再無修飾,大方而流暢的造型恰恰體現(xiàn)了儒家中庸、內(nèi)斂的思想風格。自北宋開始主要以仲尼式形制為主流,南北...
《流水》是古琴的經(jīng)典曲目。相傳為伯牙所作,言其志在高山,仁者之樂也;志在流水,智者之樂也。初《高山》、《流水》本為一曲,至唐代才分作兩曲,至宋代又分有若干段數(shù)。后世各種傳譜雖然段數(shù)不盡相同,但是樂曲意境大致相同。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張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間加了一段,成為9段。所加的這一段也就是為琴家們所著稱的“七十二滾拂”。這一段增加了大量滾、拂的手法,模擬水流之聲,形象地描繪出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氣勢,是全曲中突出、精彩的部分。此本《流水》又被稱為“七十二滾拂流水”或“大流水”?,F(xiàn)今琴人們所彈的《流水》大多采自張孔山的《天聞閣琴譜》。首段,起全曲水流之勢,隱約暗示全曲的主題音調(diào)。...
對手藝人來說,成為前列的匠人,心性需比技藝更沉穩(wěn)。以時間為伴,接受千錘百煉,成就一件出色作品。篤定信念,對技藝心存敬畏,才是匠人堅守的初心。純粹的原料才會有**的味道,這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老料易找而良材難得。古琴斫琴師只有經(jīng)過常年的研究學習與實踐積累,才能懂得如何從中篩選出斫琴好料,萬物自有規(guī)律,慢慢來急不得。古琴斫制藝術是斫琴師對文人思想的認知與領悟,無論怎么做古琴,都要對琴的音色理解、認知理念達到傳統(tǒng)古琴音質(zhì)的表現(xiàn)。龔一老師說琴的骨子就不好,怎么彈怎么放音色都不會變好!南京天音古琴古琴古琴譜是以記寫演奏技法為基本特征的手法譜。早在西漢中期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中,...
這款仲尼式古琴現(xiàn)在是熱賣款,造型簡潔樸素,聲音清雅**,含蓄而大方。只在琴體的頭部和腰部有兩個凹進去的線條,通體再無修飾,大方而流暢的造型恰恰體現(xiàn)了儒家中庸、內(nèi)斂的思想風格。自北宋開始主要以仲尼式形制為主流,南北琴的仲尼式形制各有特點。北宋琴氣宇軒昂,琴面的弧度漸漸自**向扁平變化,南宋琴清秀淡雅,其主要變化在于當時流行肩聳而形狹的式樣,更趨向扁平狹小。這款伏羲式古琴現(xiàn)在**是**,造型圓渾古樸,項腰各有半月形彎入。音色寬宏,不雷同有靈氣,保留了唐琴大而**的音質(zhì)特色,聲音具有厚重感。仲尼式古琴有著豐富的寓意,相傳為孔子所制。安徽好師傅古琴如何介紹古琴天音古琴冬季保養(yǎng)小貼士1、遠離暖氣暖氣在北...
天音古琴古琴保養(yǎng)小貼士:1.買一些綠色植物植物不僅能凈化空氣也能增加水分還能抗擊霧霾。而且打扮自己的琴室在練完琴之余修修花草是不是很愜意啊。這種環(huán)境練琴的時間都能延長好多。2.琴弦的保養(yǎng)涂凡士林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養(yǎng)琴弦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彈”,彈的出包漿那就成功了。也就五個月,彈用功的琴友三個月就搞定。3調(diào)整對“琴裂”這件事的心態(tài)如果您的琴不幸裂了。您也別緊張。一般大廠家和有良知的人都會為自己的作品負責的。修琴不是一件壞事。古人講琴越修越好。只要不影響彈奏您接著用,等過完了冬天該裂的地方都裂了您再修。這樣一次修好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后患了。牛角聲聲,琴聲切切,軍威頓振。"號鐘"彈的旋律雄...
天音古琴古琴保養(yǎng)小貼士:1.買一些綠色植物植物不僅能凈化空氣也能增加水分還能抗擊霧霾。而且打扮自己的琴室在練完琴之余修修花草是不是很愜意啊。這種環(huán)境練琴的時間都能延長好多。2.琴弦的保養(yǎng)涂凡士林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養(yǎng)琴弦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彈”,彈的出包漿那就成功了。也就五個月,彈用功的琴友三個月就搞定。3調(diào)整對“琴裂”這件事的心態(tài)如果您的琴不幸裂了。您也別緊張。一般大廠家和有良知的人都會為自己的作品負責的。修琴不是一件壞事。古人講琴越修越好。只要不影響彈奏您接著用,等過完了冬天該裂的地方都裂了您再修。這樣一次修好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后患了。有段時間兩人研斫了幾張琴,成品彈奏后認為尚有欠缺...
獲得全球“華語金曲獎”的青年古琴藝術家。個人專輯被列入古琴申遺十周年大師集系列專輯中?!肚贇?廣陵散》獲全球華語金曲獎“比較好民樂專輯”。多次獲得全國古琴大賽金獎。熊云韻老師自幼受家父影響熏陶喜愛古琴并學習古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yè)。先后受教于其父熊開華;唐健垣、李祥霆、朱晞、龔一、戴曉蓮、李禹賢、趙家珍八位琴家。至今習琴28年,古琴教學19年。古琴演奏獨具個人風格,剛柔并濟,演奏技巧精湛華麗卻不失古雅內(nèi)涵,色彩濃厚卻不失優(yōu)雅細膩。2019年被選入中國古琴名人堂,其藝術履歷與帶表作品將長期陳列于中國古琴名人堂博物館。受邀多次任中國琴會主辦的“弘琴杯”全國古琴大賽評委。連續(xù)五屆于美國舉行的...
古琴譜是以記寫演奏技法為基本特征的手法譜。早在西漢中期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搏琴撫弦,參彈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蔡邕《琴賦》寫道:“左手抑揚,右手徘徊,抵掌反覆、抑按藏摧?!憋怠肚儋x》也有“上下累應,踸踔磥硌”、“樓攙捋,縹繚撇挒”等記載。其中,攫援、摽拂、抑揚、徘徊、抑按、上下、踸踔、磥硌、樓攙、捋、縹繚、撇挒等,顯然是當時琴家命名的指法術語??梢姡谶@一時期已形成一套左右手的指法體系。古琴音色偏低沉,一般只與洞簫合奏;古箏接受度更廣,使古琴的普及度漸漸地低于古箏。山東名師親授古琴多不多古琴龔一先生將幾十年以來對古琴及音樂的學習和思考,在演奏、教學、...
你了解過古琴的漆面處理嗎?古琴的漆面處理基本上用的都是生漆,生漆擦漆是一種從古至今很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就是在古琴表面用棉布或無紡布等工具擦一層漆膜。之后在琴面上進行刷漆揩清,再打磨光滑,再反復擦漆、揩清、推光,如此反復擦拭到表面光滑溫潤為止,生漆干燥后會形成漂亮的栗色漆膜,其作用除保護琴體外,對聲音也會起調(diào)節(jié)作用。每位斫琴師根據(jù)自己對藝術的審美要求進行擦漆和打磨,如此數(shù)遍,做出不同的肌理,在琴面上把斫琴師自身想要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盧榮先生認為古琴的漆面要做到低調(diào)含蓄、古樸厚重、不張揚又內(nèi)斂,當然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審美,建議琴友們平時可以多去看一些老琴,多去藝術館或博物館,去欣賞一些***琴家的作品。...
藝術處理的總原則是前輩總結的“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八個字。這八個字所產(chǎn)生的線條起伏、力度反差、形成的牽引力等是一首樂曲具有接觸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求古琴演奏者不但對所演奏的琴曲有較每方面深入的理解,并且還應對音樂、音樂史常識有較多的掌握。了解多門藝術,融于一門古琴。傳統(tǒng)良好古琴曲積累的多少,藝術學養(yǎng)的寬窄深淺,都會影響到琴曲的藝術處理。當統(tǒng)一了基本方法及對要點的認知以后,可研討具體的練習方法。由于至今古琴還沒有完整系統(tǒng)成套的練習曲,練一首正規(guī)樂曲的時候,需要對其中有難度的技巧進行梳理歸納,進行重點而有序的練習。因為沒有一首樂曲可包羅所有的技術技巧訓練,何況演奏的技術、技巧也在不斷的...
通過這些正確的基本功訓練,為日后的提高與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琴生入門開指就要學某一首大、中型樂曲曲,甚至方法不正確的情況下仍“日以繼夜,永往直前”的堅持練習。其求學心情可以理解,但絕非上策。如果連古人說的基本“法度”都錯亂了,就很難上得正道。因此,非但沒有必要去學高難度、高有名度的經(jīng)典樂曲,而且在練習“練習曲”時也不可操之過急、急功求“進”。因為只有有了正確的牢固的基本功,才會有提高與發(fā)展的基礎保證??梢姡跏嫉摹伴_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課。天音琴坊此琴形制取自故宮古琴書中神農(nóng)式琴名"一池波"。北京名家手把手古琴如何學習古琴還有直接朝著大街的墻。真的講究的話,琴與墻之間用一層實木板子擋著z...
天音初學系列的漆面是朱砂推光漆和清漆做的漆面處理,我們天音的初學系列古琴品質(zhì)肯定是要優(yōu)于其他品牌同價位琴的,初學系列適合初學,品質(zhì)更高于初學,相信您收到肯定會喜歡的!龍吟系列精品琴,由桐木斫制而成。取音寬宏高亢,有如九霄龍吟,震人心神。我們天音古琴龍吟系列的木材用的是山桐木哦,山桐是陜西西川一帶山里的桐木非蘭考泡桐,比泡桐緊密,較青桐松。和韻系列演奏琴采用百年老杉木,純生漆、鹿角霜等斫制而成。造型優(yōu)雅端莊,精美絕倫,高音空靈委婉,中音圓潤柔美,低音深沉恬淡。楊時百先生說過古琴以音色為***,音色也正是斫琴師畢生的追求。山東口碑古琴放心嗎古琴“浙操徐門”中的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傳琴,致使當?shù)孛?..
彈古琴需要右手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留起一點指甲。長出指頭1-1.5mm為宜。并且注意不要修成尖銳狀,以略尖的圓形為好?!?挑。右手食指(第二指)向外(離開人身體的方向)撥弦稱為“挑”。挑的時候,以大指扶在食指末一節(jié)上部的外側,大指尖與食指背相齊,不可使指尖伸出。由大指將食指向內(nèi)充分收回,大指關節(jié)向外凸出,食指的第1、二關節(jié)突出,大指和食指合成近于圓圈形狀。然后,以大指自然而放松的動作推動食指向外撥動琴弦。食指撥弦時是以指甲下面約三分之一處觸弦,觸弦時指甲與弦所在的水平面約成95°角。撥弦時大指要充分推動食指(初學階段應是用中等力度和中等速度撥弦),使食指第1第二關節(jié)充分伸展開,同時食指指尖...
前面我們有講到過古琴的槽腹掏制是斫制中**為關鍵的一個步驟,斫琴師對音色理解的高低在這個過程中就能體現(xiàn)出來。在打磨調(diào)試的過程中,試音琴繃是必不可少的,它既保證了音色的可控性,又使所調(diào)試出的音色基本還原成品琴的音色。多年前,盧榮先生在斫琴研究中發(fā)明了古琴**試音琴繃裝置,同時也獲得了**。試音琴繃是通過琴弦對琴坯進行試音,簡化弦樂器的試音操作,提高試音的準確程度,大致呈現(xiàn)出古琴成品音色的一種裝置。二十幾年里盧榮先生一直在提高古琴品質(zhì)方面而不斷努力鉆研,并研制出各種斫琴工具,力保其調(diào)試出來的音色比較好。天音***代琴繃它的重量正好,使用更方便,之后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完善,改制出了二代琴繃,主要是增...
藝術處理的總原則是前輩總結的“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八個字。這八個字所產(chǎn)生的線條起伏、力度反差、形成的牽引力等是一首樂曲具有接觸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求古琴演奏者不但對所演奏的琴曲有較每方面深入的理解,并且還應對音樂、音樂史常識有較多的掌握。了解多門藝術,融于一門古琴。傳統(tǒng)良好古琴曲積累的多少,藝術學養(yǎng)的寬窄深淺,都會影響到琴曲的藝術處理。當統(tǒng)一了基本方法及對要點的認知以后,可研討具體的練習方法。由于至今古琴還沒有完整系統(tǒng)成套的練習曲,練一首正規(guī)樂曲的時候,需要對其中有難度的技巧進行梳理歸納,進行重點而有序的練習。因為沒有一首樂曲可包羅所有的技術技巧訓練,何況演奏的技術、技巧也在不斷的...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傳統(tǒng)音樂總是通過口傳心授,得以代代相傳。但古人創(chuàng)作的許多精妙音樂作品,如孔子贊嘆過的《韶樂》,白居易描繪過的《霓裳羽衣曲》,雖心向往,但早已湮沒無聞。在近三千年的歷史中,古琴留下了極豐富的曲譜遺存。傳下譜集約150多種,遺存琴曲六百多首。而這些琴曲又因流派、傳承、個人風格,產(chǎn)生3000多首不同版本的傳譜。這些古老的琴曲,通過一種獨特的記譜法——“減字譜”而得以留傳至今。追溯中國古琴譜的出現(xiàn),可能很早。明人朱權的《新刊太音大全集》,原為宋田芝翁編《太古遺音》,其中輯錄了唐人論琴及指法資料多種,在談到古琴譜的來源時說:“制譜始于雍門周。張敷因而別譜,不行于后代。”雍門周是戰(zhàn)國時人...
獲得全球“華語金曲獎”的青年古琴藝術家。個人專輯被列入古琴申遺十周年大師集系列專輯中?!肚贇?廣陵散》獲全球華語金曲獎“比較好民樂專輯”。多次獲得全國古琴大賽金獎。熊云韻老師自幼受家父影響熏陶喜愛古琴并學習古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yè)。先后受教于其父熊開華;唐健垣、李祥霆、朱晞、龔一、戴曉蓮、李禹賢、趙家珍八位琴家。至今習琴28年,古琴教學19年。古琴演奏獨具個人風格,剛柔并濟,演奏技巧精湛華麗卻不失古雅內(nèi)涵,色彩濃厚卻不失優(yōu)雅細膩。2019年被選入中國古琴名人堂,其藝術履歷與帶表作品將長期陳列于中國古琴名人堂博物館。受邀多次任中國琴會主辦的“弘琴杯”全國古琴大賽評委。連續(xù)五屆于美國舉行的...
初學古琴時,你有沒有在練完琴曲后,總覺得彈的不盡人意呢?古琴技法一般都比較好解決,總結一個字“練”,花一定時間,達到一定練習數(shù)量,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但想要“聽懂”琴曲,就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閱讀了。閱讀內(nèi)容可以有以下幾種,列于下表,供大家參考。1、讀題解一般曲子都有題解,交待曲子的背景故事,便于我們理解。2、結合琴歌有些琴曲是有琴歌的,它有歌詞,比如《陽關三疊》、《關山月》等等;3、找相關文章有針對某琴曲寫的文章,一般有從歷史、演變、版本、風格、演奏方法等等多方面介紹了該琴曲;4、讀琴史古琴彈奏多為古譜,為古人創(chuàng)作。了解當時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者性格和所處環(huán)境等方面,可以了解到琴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
古琴在操縵之初開指之時,習彈者應掌握好較為正確的彈奏方法,懂得運指的基本原理,通過練習、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規(guī)則。明琴家徐青山(上瀛)就提出了“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而和全矣。用現(xiàn)在的話解釋,“和”就是音樂的內(nèi)容,至高的意境。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先訓練好“弦與指”“指與音”的關系。實際上這兩句說的是較初開指基本功的訓練與循序漸進的程序。以“勾、剔、抹、挑”為例,既有前章右手指法基本“五要領”的要求,又有外觀姿勢正確與否的要求。習彈有呵在敦師的指導下使之方法正確運力自如。不少琴師在教學中將《仙翁操》《秋風詞》《湘妃怨》等小曲列開指樂曲,也就是因為這些樂曲本身具有練習曲的性質(zhì)和功效。使學習者通...
"眾器之中,琴德比較好。"古琴不僅是一種重要樂器,也被古人視作一種文化禮器,乃至一種文化精神。***我們跟諸多琴友講講該如何確保一張古琴的品質(zhì)。古琴品質(zhì)的好壞取決于諸多方面,比如斫琴木材、斫制工藝、斫琴師自身的音色經(jīng)驗積累等等,有時候古琴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音色也會略有不同,我們這次著重講講古琴品質(zhì)影響因素之斫制工藝。好品質(zhì)的古琴,其斫制工藝非常講究細微變化,它從龍齦到七徽到低頭處的厚薄程度要均勻,龍齦高度約1mm與小鋼尺相平即可,七弦七徽的高度約5mm,一弦七徽的高度在6-7mm之間,兩點成**。龍齦高度、七徽高度、低頭高度一起決定了岳山的高度,再按之前強調(diào)的打磨方法繼續(xù)打磨,自然而然就能處理出手...
古琴,是一種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生活方式。彈奏古琴能讓我們在忙碌之余慢下來,摒棄雜念,在一絲一弦的意境之美中放松精神,減輕壓力,緩解焦慮,獲得身心的自由與伸展。彈奏古琴也是在與古人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感受古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理想與情懷,以及他們對個人與天地、人生與命運的思考與感悟。更重要的是,學習古琴的過程中,我們能慢慢領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比如,古琴的彈奏有輕重緩急之別,在音律節(jié)奏的轉換中,我們能夠悟出如何分清主次,如何進退取舍;比如,彈琴的過程需要高度的專注和全身心的投入,而這份修煉出的專注和投入又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自律;再比如,彈琴前有潔手端坐、調(diào)弦調(diào)息的儀式,其實生活就需要儀式感,來...
現(xiàn)代通訊技術發(fā)達、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資料較多,給于了現(xiàn)代琴家便利的學習條件,使之能夠廣求名師,研討琴學。所以,現(xiàn)代的琴文化領域,各琴派之間,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因此,現(xiàn)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長處,形成自己獨力鮮明的風格。(三)古琴流派有哪些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于地區(qū)、師承和傳譜等條件。同一地區(qū)的琴人,經(jīng)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shù)孛耖g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區(qū)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的...
藝術處理的總原則是前輩總結的“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八個字。這八個字所產(chǎn)生的線條起伏、力度反差、形成的牽引力等是一首樂曲具有接觸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求古琴演奏者不但對所演奏的琴曲有較每方面深入的理解,并且還應對音樂、音樂史常識有較多的掌握。了解多門藝術,融于一門古琴。傳統(tǒng)良好古琴曲積累的多少,藝術學養(yǎng)的寬窄深淺,都會影響到琴曲的藝術處理。當統(tǒng)一了基本方法及對要點的認知以后,可研討具體的練習方法。由于至今古琴還沒有完整系統(tǒng)成套的練習曲,練一首正規(guī)樂曲的時候,需要對其中有難度的技巧進行梳理歸納,進行重點而有序的練習。因為沒有一首樂曲可包羅所有的技術技巧訓練,何況演奏的技術、技巧也在不斷的...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后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征十二月,而居中**大之徽**君象征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fā)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xié)。禮樂之同時并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diào)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