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5-08-23

節(jié)約每一張紙,保護森林資源森林是地球?qū)氋F的財富,我們學(xué)生的用紙浪費現(xiàn)象很嚴重,造紙的原料很多都來自于森林,會導(dǎo)致對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一些生活中的木制易耗品也要注意恰當使用。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1、將舊練習(xí)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練字、或者畫畫。2、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yè)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3、節(jié)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shù)字就扔掉。4、盡量節(jié)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5、在廢報紙上練習(xí)寫毛筆字和畫國畫。6、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7、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8、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農(nóng)業(yè)科普小知識,苗床除草 ,封閉除草:播種后覆膜前50%殺草丹45-60 ml/100㎡兌水15L進行噴霧。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

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科普館

一個人每天制造的二氧化碳有多少:洗一次熱水澡排放二氧化碳420g,燙一件衣服排放二氧化碳20g,丟1公斤垃圾排放二氧化碳2060g,搭電梯上下一層樓排放二氧化碳218g,使用1公斤木炭排放二氧化碳3700g,搭公交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80g,搭高速列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50g,用1立方米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碳2100g,每用1噸水排放二氧化碳194g,騎機動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55g,開車耗油1升排放二氧化碳2700g,開冷氣機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621g,看電視一小時排放二氧化碳96g,聽音響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34g,開電扇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45g,用筆記本電腦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13g,開鎢絲燈泡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41g。遼寧科普館設(shè)計公司科普館常導(dǎo)電磁吸引式磁懸浮是電磁力主動控制懸浮。

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科普館

節(jié)約每一張紙,使用再生紙和節(jié)約用紙,保護森林資源。目前,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國造紙業(yè)年需消耗木材1000萬立方米。我們使用、消耗大量的紙張,實際上是在消耗森林資源?,F(xiàn)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為人類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氣候變化、涵養(yǎng)水源、防風(fēng)固沙、維持生態(tài)平衡等。保護森林,減少開采量,就需要削減木材的需求量?;厥?噸廢紙能生產(chǎn)800千克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jié)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35%的水污染。每張廢紙至少可以回收再生兩次。因此,應(yīng)提倡積極回收廢紙、盡量使用再生紙和雙面用紙充分發(fā)揮電子政務(wù)優(yōu)勢,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盡量使用電子媒介修改文稿,努力減少紙張消耗。節(jié)約用紙則是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的較好措施。

利用好可回收物品生活中有許多廢物是可以再利用的,如果是完好的物品,可以在自己的城市二手市場賣給需要的人,可回收垃圾可再次生產(chǎn)利用??苫厥瘴锲罚?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科普低碳環(huán)保小常識在刷牙時把水龍頭關(guān)上,即使是漏滴,10天就能漏掉一噸水。

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科普館

地震分類:地震分類——根據(jù)震動性質(zhì)不同可分為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fā)生的地震現(xiàn)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脈動——由于大氣活動、海浪沖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jīng)常性微動。狹義而言,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zāi)害的天然地震。怎樣粗略判斷地震的遠近與強弱地震時震中區(qū)的人們感到先顛后晃,隨著震中距離的加大,顛與晃的時間差會逐漸加長,顛與晃的強度會逐漸減弱;在一定范圍以外,人們就感覺不到顛動,而只是感到晃動了。若地震時你感到顛動很輕,或者沒有感到顛動,只感到晃動,說明這個地震離你比較遠;顛動和晃動都不太強時,說明這個地震不很大??破盏卣饡r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yīng)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遼寧科普館設(shè)計公司

科普低碳環(huán)保小常識無論外出和工作,攜帶自己的水杯,方便又衛(wèi)生。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

我們知道,聲音是一種縱波,琴弦的振動是琴音產(chǎn)生的來源,但我們無法直接從琴弦的振動看到縱波的存在。本展品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應(yīng),在琴弦后方放置一個黑白條紋滾筒,這樣琴弦的振動就會以近似正弦波的形式被展示出來了。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故稱作聲波.頻率大于20000赫茲的聲波稱作超聲波,頻率小于20赫茲的聲波稱作次聲波,頻率在20000至20赫茲之間的聲波就是我們?nèi)四軌蚵犚姷穆暡?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彈回來形成回聲,回聲的速度和原聲一樣,人耳能分辨的回聲必須與原聲間隔0.1秒以上,即在空氣中,障礙物離聲源必須大于等于17米,人耳才能分辨出回聲.頻率大于20000赫茲的聲波稱作超聲波,頻率小于20赫茲的聲波稱作次聲波,頻率在20000至20赫茲之間的聲波就是我們?nèi)四軌蚵犚姷穆暡?福建消防體驗科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