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斯的音樂學史學研究的歷史性意義星紐帶音樂考研資料整理霍金斯的《音樂的科學與實踐通史》(1776,5卷)包含了58幅作曲家肖像和150首譜例,較早采用了這種圖、文、譜并茂的方式撰寫音樂史。伯尼的《音樂通史》(1776-1789,4卷)其特點在于他對所處時代的音樂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游歷了歐洲諸國,詳細地考察了各國音樂的實際,他的記載是現(xiàn)今研究18世紀音樂歷史不可缺少的資料。另外他把音樂現(xiàn)象按時代和樂派進行研究,然后再將它們加以綜合,進行整個文化的研究,這在當時也是一種帶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 音樂學專業(yè)是冷板凳的專業(yè),研究生期間要做學術么?音樂學院考研考什么科目
音樂學是研究什么的?星紐帶音樂考研知識點整理如果從音樂學是研究音樂的學科這一似是而非的定義出發(fā),這個問題的提出似乎是多余的,其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不錯,音樂學的研究對象的確是音樂,但又不限于音樂這種音響藝術本身。從這門學科建立以來的歷史變化看,在不同時期和國家它的研究重點是不同的。當音樂學這個學科名稱在19世紀60年代被正式使用時,以赫爾姆霍爾茨為主的一批德國學者,是把構成音樂的物質材料作為它的主要研究對象的,即以音樂產生和傳播的物理和生理過程為對象,他們實質上是把音樂學等同于音樂音響學和音樂生理學,把它視為自然科學的一部分。直到如今這方面的研究依然是這門學科的一個基礎性的組成部分。 音樂學專業(yè)的課程音樂學專業(yè)的,考研想跨考表演專業(yè),求學長學姐帶。
西方音樂學后來在哪些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果?真正意父上的音樂學史學是17世紀初才出現(xiàn)在德國的,當時萊比錫教會歌持班的領唱者卡爾維修斯在《音樂的技能調練》文中加了音樂的起源與進步一章,采取依照年代敘述的方式,表現(xiàn)出歷史地記錄音樂歷史事件的態(tài)度,可以被視為早期的音樂史。運用依年代記述方式成冊的,較早的音樂學史書是德國理論家普林茨在1690年寫的《高費的歌唱藝術和商樂藝術的歷史敘述》,作者站在新教的立場上,一方面承認宗教在音樂發(fā)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否認音樂真有其自然的起源,該書還提供了17世紀一批音樂家的傳記,為后來學者撰寫音樂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音樂學學長分享中國音樂史學起始于什么時期,具有什么特點?樂志多卷《音樂志》和《禮樂志》),它們分別詳細地記載了該王朝的音樂歷史沿革、禮樂制度、樂律原理及部分歌詞等。除此之外敘述音樂典章制度的官修文書還有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鄭樵的《通志》和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統(tǒng)稱為《三通》)、以及宋代王溥的《唐會要》等,它們和“二十四(五)史”一道構成了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料。從唐代起出現(xiàn)的“類書”如《初學記》《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等,具有百科全書的性質其中引用文獻說明音樂學的部分也是彌足珍貴的史料,特別是后來散佚的史籍的部分篇章被保存在這些類書之中。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專業(yè)考研的課程有么?想學,求靠譜學長學姐帶。
星海音樂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32年由中國現(xiàn)代音樂教育先驅馬思聰、陳洪先生創(chuàng)辦的廣州音樂院;1985年12月,為紀念廣東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更名為星海音樂學院。周筆暢金莎海鳴威劉惜君西安音樂學院(1948)西安坐落于世界歷史名城古都西安,其前身是1948年賀龍元帥在晉綏邊區(qū)創(chuàng)建的“西北藝術學校音樂部”。次年5月學校隨軍西渡黃河遷至西安,定名為“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音樂部”;1956年改建為“西安音樂??茖W?!?;1960年升格為“西安音樂學院”。是中國西北地區(qū)***的高等音樂學府。趙季平呂繼宏哈爾濱音樂學院(2013)哈爾濱學院坐落在亞洲***被**譽為“音樂之都”的哈爾濱市(中國較早高等音樂院校、首支交響樂團也均誕生于此)。而哈爾濱音樂學院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藝術類院校。是繼**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香港圣保羅男女中學之后的中國第四所全施坦威學校。于文霞邢天溯劉晨浙江音樂學院(2016)杭州是我國**年輕的音樂學院,2016年正式創(chuàng)辦,座落于風景如畫的人間天堂——浙江杭州,是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導的“學堂樂歌”精神,以“事必盡善”為校訓建立的藝術類院校,由浙江省人民**與文化部共建。綜合類大學有靠譜的音樂學專業(yè)么?求推薦!音樂學院考研誰家教學好
音樂學專業(yè)研究生考試標準及要求有哪些?星紐帶學姐貼心整理。音樂學院考研考什么科目
特別指藝術作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喚起人們的愉悅美感。美感的來源不是藝術的道德或社會內容,而是作品的形式完美。審美觀念的“現(xiàn)代化”極大地影響了音樂的思想、創(chuàng)作及理論。正是從這時起,人們逐漸認識到偉大的音樂作品不*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可以超越歷史從而具有永恒的魅力。另一方面,通過分析偉大作品找到創(chuàng)作的可靠途徑成了理論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因此,自18世紀末以后,理論文獻中不斷地引用***作曲家的作品來說明某些特定的和聲組織、樂句結構或形式設計。有的文獻,例如比利時理論家莫米尼(Momigny,1762—1842)對莫扎特d小調弦樂四重奏***樂章的分析,其深度和篇幅之長至今仍令人驚嘆。對于分析的歷史而言,這些數量逐漸增多的對實際作品、特別是大師***作品的認真討論為后代留下了一筆豐富的遺產,其影響至本世紀也未見衰竭。我們***一般所熟悉的、在音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曲式分析正是這一遺產的產物。追溯曲式分析的來源及其復雜歷史不是我們在這里所要關心的主要問題,但我們可以試圖從兩個方面來考察曲式分析的形成及思想前提,由此獲得對我們習以為常的這種分析方法的歷史******,并進而理解20世紀對這種分析方法的不滿及超越。音樂學院考研考什么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