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師親授的古琴怎么選手感好的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4-01-15

10月11-15日,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節(jié)-成都國際古琴藝術節(jié)在青春之都、時尚之都的蓉城共襄盛舉,數(shù)百名來自各地的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古琴演奏家、斫琴家出席活動。大家相聚成都,交流文化、互鑒文明,以琴會友、以曲通心,為非遺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貢獻力量。天音琴坊也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展位人潮涌動,來自各地的古琴名家和愛好者們絡繹不絕,紛紛上前彈奏并欣賞斫琴師盧榮先生的親斫琴,一睹“斤石堂”的音韻風采,共賞華夏文化的多彩魅力。廣陵琴派一直以獨特的音樂風格,深厚的歷史底蘊而聞名于世。安徽名師親授的古琴怎么選手感好的

正合式,據(jù)載為明衡王朱佑楎所創(chuàng)制,故后人又稱正合式為“衡王琴”。朱佑楎(1479年12月8日―1538年8月30日),明憲宗朱見深第七子,明孝宗朱佑樘異母弟,其母為德妃張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封為衡王,1499年(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1538年8月30日(嘉靖十七年八月七日)去世,謚號恭王,葬于今青州市王墳鎮(zhèn)王墳村北三陽山前。傳朱佑楎所制的“仲令”琴便是正合式,黑漆蚌徽,紫檀軫,蛇腹斷。因琴體以直線取代了傳統(tǒng)的線條變化,故正合式古琴顯得更為修長清癯,具有明代文人獨有的審美特征。安徽名師親授的古琴怎么選手感好的趙胡言對于琴的改制也使得亞額式琴聲音洪亮,各調(diào)皆得其正。

天音琴坊,其名取自“天籟之音”,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揚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廣陵琴派)(制作)代表性傳承人、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盧榮先生創(chuàng)立于古城揚州。斫琴之術復雜高深,有法無式。其基本準則是琴音飽滿圓潤,清晰無混濁。能否斫出一張好琴,由斫琴師個人文化素養(yǎng)、審美情趣、音色取向、環(huán)境等諸種因素而定。需嘉木良材,經(jīng)上百道工序,方能經(jīng)得起歲月考驗。二十多年來,盧榮先生一直研究古琴斫制技藝,與各地古琴名家、名師交流,博取眾長、精益求精,經(jīng)多年潛心研制,摸索出一套日趨完善的古琴斫制流程并具備相當成熟的斫琴技藝。2010年,盧榮得到古琴藝術界泰斗——龔一先生親鑒指導,把斫琴技藝與琴人演奏深度結合,使天音古琴去除匠氣具有超凡的藝術靈性。

古琴冬季保養(yǎng):保證琴面整潔,琴不包裹就會落灰,落灰會磨損琴面,會有細小的劃痕。所以請用專門的吸灰布輕擦琴面有灰的地方。切記不要沾水!琴弦怕水。鋼弦絲弦都怕水。有用且實用的保養(yǎng)方法,“彈”就是每天都花時間彈,這樣琴弦、琴面、琴音都會越來越好。古琴和愛人一樣需要花時間陪伴。1、別放在暖氣旁邊,家里如果是地熱,就不能把古琴杵立在地熱上。2、避免直接對著空調(diào)吹出來的風。3、別放在窗邊讓陽光曬,有人的琴桌就擺在窗邊,北方冬季一抹陽光透過窗戶直投古琴之上,整個場景明暗有度古香古色很有意境,美則美矣,但風險實在太大.窗邊寒冷,再加日光直哂,琴易開裂變形。玉峰式,相傳為漢代馬明生作。

伶倌式,傳為周虞隋所作。隋時為周代伶倌,史籍載其“有大禮,減琴做三尺六寸,生頂額,勢有大聲,進于文王,加少宮一弦成六律,后武王亦加少商一弦成七音,至成王時,三叔流傳而不知,隋乃做周公操以獻成王令奏之,隋流涕不已,天大雷電以風禾偃木拔邦,人大恐,王因啟金縢,復用周公?!币馑际钦f隋將古琴定制為三尺六寸,并加上琴額,從而使琴音擴大。隋將改制后的琴進獻給周文王,周文王又將五弦的琴加一弦(少宮)得六弦,其后周武王又加一弦(少商)得七弦。于是才有了古琴***的整體面貌。后世借金石泛指樂音,故盧榮先生制琴以“金石”自銘。浙江初學琴友推薦的古琴多少錢

展覽期間,天音琴坊向各地琴友展示斫琴師盧榮先生的【斤石堂】親斫琴。安徽名師親授的古琴怎么選手感好的

天音古琴藝術文化之:古琴形制『宣和』。宣和式古琴為宋徽宗所造。宋徽宗除書畫雙絕外還熱衷于琴,他在宣和內(nèi)府中設立了“百琴堂”,又稱“萬琴堂”,收藏天下名琴。宣和年間由官方主持創(chuàng)造的古琴被稱為“宣和式”。天音琴坊斫制的此款 宣和式古琴,斫琴師盧榮特別在琴項和琴腰都以適度的弧線過渡,這樣會使得整體古琴顯得淵雅淑質(zhì),纖秾清麗。當然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了宋徽宗時代的藝術風格。正如《畫繼》所言:“閑暇之格,清迥之姿”。安徽名師親授的古琴怎么選手感好的